滨海核电冷源与海洋生态安全未来产业实验室由鲁东大学联合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山东省服务“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科研平台。实验室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需求,聚焦滨海核电冷源安全、海洋生态保护与绿色海岸工程等核心问题,致力于为核电产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实验室依托鲁东大学水利环境海洋学部的学科优势,整合水利、海洋、环境等领域的科研资源,形成了以“冷源安全与海洋生态荷载”“入海液态物扩散监测预测”“绿色海工与海洋生态安全”为核心的研究方向。通过开展滨海核电取排水工程地貌演变预测、温排水与浓盐水扩散监测技术研发、生态海岸防护工程创新等研究,实验室在核电冷源安全保障、海洋生态影响评估及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三门核电、金七门核电等国家重大项目,并为山东半岛核电厂址规划与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验室现有科研团队61人,包括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等高端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近三年发表高水平论文232篇,授权发明专利85件(含美国专利10项)。依托大型波流水槽、多功能港池等先进科研装置,以及总价值超5000万元的实验设备,实验室构建了国内领先的海洋环境模拟与监测平台,并与中核集团、中集来福士等企业深度合作,推动技术转化收益超500万元。
未来四年,实验室将围绕科研突破、人才引育与成果转化三大目标持续发力,计划新增国家级课题50项以上,制定行业标准3-5项,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10人,培育省级以上领军人才5名,并新建5000平方米海洋动力环境模拟实验室,投入建设经费3200万元。通过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实验室力争在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领域实现国家科学技术奖突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和全球滨海核电可持续发展提供“山东方案”。
作为山东省新能源领域的创新高地,实验室将持续汇聚国际前沿技术资源,打造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