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4008(中国)集团公司官网

山东省绿色海工现代产业学院简介

定位与使命

绿色海工产业学院成立于2022年,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联合国电投莱阳核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聚焦滨海核电冷源安全、海岸工程生态修复、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等绿色海工领域,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产-学-研-创”融合的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核心优势

学科与专业支撑:依托“水利工程”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土木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应急技术与管理三大专业为核心,构建绿色海工特色专业群。拥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山东省滨海核电冷源安全与绿色海工工程研究中心、海岸与近海工程安全高校实验室,支撑国家级科研项目102项,横向科研经费超8000万元。

校企深度协同:与核工程产业链“链长”企业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及国电投、华能等央企共建9个实训基地,开发《滨海核电温排水监测》《绿色海岸设计》等校企合作课程,50%以上实践教学案例源于企业真实项目(如“蓝鲸”钻井平台、海阳核电扩建工程)。实行“双院长制”“双导师制”,37名企业正高级工程师常驻授课,近三年选派18名教师赴企实训,“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80%。

人才培养成效:创新模式:采用“3+1”校企共育机制,将核电温排水监测、海岸地貌预测等企业核心技术融入课程设计,学生100%参与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专利30余件。

行业认可:毕业生年均考研率35%,78%就职于核电、绿色海工及生态修复领域,就业落实率92%,用人单位满意度100%。

产学研转化能力:首创滨海核电“浓盐水扩散预测技术”,获横向课题“温排水环境影响评估”(单项经费730万元),成果应用于华能石岛湾、国电投莱阳等核电项目。联合编研《滨海核电用海环境影响评估规范》等行业标准6项,推动温排水监测技术国际标准化。

发展规划(2024-2029)

近期目标(2025年):开发“核电冷源安全”等4门校企课程,新建600㎡绿色海工联合实验室,年度技术服务创收400万元。

中期目标(2027年):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产教融合团队2支,校企共编教材5部,服务区域企业超50家。

远景目标(2029年):建成省级示范现代产业学院,打造全国绿色海工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成果转化收入突破2000万元,助力烟台“海阳核电集群”成为国家海洋能源标杆。

上一条:BIM+绿色建造产业链实习基地简介 下一条:山东省海工安全专业特色学院简介